小麥春季常見病蟲害處理
發布時間:
2021-03-17
2021年3月,鄭氏化工市場推廣人員在河南、河北、山東、安徽等地走訪市場的過程中,有種植戶反應小麥生長的問題,我們走訪現場發現小麥田出現的影響小麥生長的幾個主要問題。
去年秋播期間,土壤墑情適宜,播種進程較快,整體呈現播種質量較高、播期集中、出苗質量好。但是越冬以后,遭遇跨年寒潮和小寒后寒潮,造成小麥大面積的嚴重凍害。在進入三月份后,小麥進入關鍵的拔節孕穗期,小麥紋枯病、病毒病、紅蜘蛛等開始為害小麥生長。如何應對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與為害,該如何用藥才能保障小麥正常生長,鄭氏化工小編為您帶來最新的小麥植保方案。
一、小麥凍害
去年小麥遭遇嚴重的跨年寒潮和小寒后寒潮,造成小麥大面積的嚴重凍害。部分受凍嚴重的小麥植株葉片像被開水燙過一樣,又硬又脆,莖桿和幼穗慢慢枯萎皺縮,甚至大面積枯黃,嚴重影響后期產量。
那么,小麥遭受凍害后該如何補救呢?在晴好天氣及時的噴施鄭氏豐作物高產套餐,有效緩解凍害帶來的影響,調節小麥生長發育,促進小麥恢復生長,最大程度減小倒春寒帶來的損失。
二、小麥紋枯病
小麥紋枯病又稱立枯病、尖眼點病,是由喙角擔菌侵染所引起的、發生在小麥上的一種病害。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葉鞘及莖桿上。發病初期,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梭形病斑,以后病部逐漸擴大,顏色變深,并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。小麥生長中期至后期葉鞘上的病斑呈云紋狀花紋。
小麥紋枯病
對紋枯病的防治,根據小麥生長情況,推薦使用藥劑有噻呋酰胺、苯甲?丙環唑如鄭氏化工紋虎、勝苗,內吸傳導性強,持續性超長,高效殺菌,連續噴施2-3次,間隔期7-10天,對小麥紋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我們建議,在防治小麥紋枯病的同時,可以配合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如金榜、佳運,配上愛富優、磷酸二氫鉀等,增強小麥抗逆能力,補充營養,健壯植株,起到“一噴三防”的作用。
三、小麥花葉病毒病
小麥花葉病毒病,也叫小麥黃葉病毒病,病原為小麥黃花葉病毒,染病后冬前不表現癥狀,到春季小麥返青期才出現癥狀,染病株在小麥新葉上產生褪綠條紋,少數心葉扭曲畸形,以后褪綠條紋增加并擴散。病斑聯合成長短不等、寬窄不一的不規則條斑,形似梭狀,老病葉漸變黃、枯死。病株分蘗少、萎縮、根系發育不良,重病株明顯矮化。
小麥病毒病的的傳播,病毒只能經由麥二叉蚜、禾谷縊管蚜,麥長管蚜、麥無網長管蚜及玉米縊管蚜等進行持久性傳毒。不能由種子、土壤、汁液傳播。
①治蚜防病,及時防治蚜蟲是預防黃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。針對蟲害可以選用犽敵®10%聯苯·噻蟲嗪、飛治75%噻蟲·吡蚜酮和金碧克®70%吡蟲啉,專業防治蚜蟲和黏蟲;
②病害可以使用毒碧康30%鹽酸嗎啉胍噴霧處理,同時配合佳運®蕓苔素內酯和鄭氏®鋅,能有效抑制病情,補充營養,讓小麥恢復生長。
四、紅蜘蛛
雖然經歷了兩次大寒流,但去年冬季整體氣溫偏高,干旱少雨,這為紅蜘蛛成蟲和卵的順利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,紅蜘蛛也逐漸成為危害小麥產量的主要蟲害之一,而且紅蜘蛛繁殖速度快,難以被發現,今年小麥紅蜘蛛形勢非常嚴重。
可以使用鄭氏化工金滿庭®和阿維·噠螨靈,能夠有效殺滅紅蜘蛛,滲透性強,持效期長,效果顯著。
小麥拔節至孕穗期,本著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原則,切實抓好此時期小麥的田間管理工作,尤其是注意小麥紋枯病、病毒病、紅蜘蛛和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控。同時,對受凍害影響的小麥及時補救,增強作物抗逆能力,加強營養,盡快恢復正常生長。要統籌抓好此時期小麥的“一噴三防”,為今年小麥的豐產奠定基礎。
上一頁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