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揚花灌漿期管理技術
發布時間:
2021-05-08
當前,黃淮海小麥主產區的小麥已經陸續進入揚花灌漿期,同時進入了病蟲害防控、確保產量的關鍵時期,我們一定要抓好小麥的管理,為今年奪取夏糧豐收打下基礎。
由于今年春季整體降水偏多,加上春節過后溫度回升較快,小麥長勢整體偏旺,小麥病蟲害呈現加重趨勢。前期許多地區紋枯病、莖基腐病發生嚴重,近期又有許多地區小麥銹病、白粉病、蚜蟲等病蟲害加重發生。針對當前的小麥田間狀況,必須要加強管理。
小麥進入揚花灌漿期后,新陳代謝旺盛,對水、肥的需求量加大,要做到合理統籌水肥,防治病蟲害,保根護葉,增強葉片功能,預防早衰,補充營養,促進灌漿鼓粒,提高千粒重,優化品質,為產量形成奠定基礎。
1、合理澆好灌漿水
今年春季降水較往年偏多,所以要根據田間實際墑情,因地因苗制宜,合理統籌水肥,據天氣預報顯示,5月中下旬以晴天多云天氣為主。第一對于土壤肥力高、墑情好的地塊可不澆灌漿水;第二對于群體偏大,生長過旺,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盡量不澆灌漿水,否則一旦出現倒伏,產量將會降低更多,風險更大;三是澆水前一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,以免引起倒伏;四是灌漿期澆水要做到小水輕澆,由于灌漿后期土壤水分過多,會導致有機物質過多滯留在莖稈中,產量降低,所以灌漿后期建議不要澆水了。
小麥灌漿前發生的倒伏,由于“頭輕”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復直立。灌漿后期發生的倒伏,由于“頭重”不易完全恢復直立,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莖可以抬起頭來,但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補救,對提高穗粒數和粒重意義重大。因風雨而倒伏的,可在雨過天晴后,用竹竿輕輕抖落莖葉上的雨水珠,減輕壓力幫其抬頭,但切忌挑起而打亂倒向,或用手扶麥、捆把。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苔素和磷酸二氫鉀,以促進生長和灌漿,降低損失。
2、增強抗逆能力,預防早衰
小麥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,小麥籽粒產量的70%-80%來自后期光合產物的累計,尤其是上部的旗葉和兩側葉的功能,增強小麥抗逆能力,延長上部功能葉片的功能期,提高光合作用,促進營養物質的積累,防病抗倒,減輕干熱風危害??梢試娛┼嵤匣ぜ堰\和磷酸二氫鉀,保葉綠葉,增強葉片功能,增強光合作用,預防早衰,增強抗逆能力,活稈成熟,促進灌漿,灌漿充分,籽粒飽滿,落黃好。同時,當天氣預報有干熱風或遇到氣溫30℃以上,風力3級連續3天以上,空氣相對濕度在30%以下的天氣時,注意預防和減輕干熱風危害。
3、防病治蟲
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的高峰期,也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關鍵時期。今年降水較多,田間濕度大,有利于病害集中發生,預計會呈現高發態勢。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、銹病、赤霉病、蚜蟲、吸漿蟲等。今年受氣候因素影響,小麥病害已經在一些地區爆發,防控形勢非常關鍵。防治小麥病蟲害,一定要做到早預防、早防治,統籌兼顧,可以適時加大藥劑用量,達到一噴多防的效果,對于已經發病的田塊,也要及時施藥治療,盡最大限度的減小損失。噴藥時要現配現用,二次稀釋,均勻噴霧,特別是中下部葉片也要噴到。
我們建議小麥在灌漿期,本著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原則,做好病蟲害的防控,尤其是注意小麥赤霉病的預防。我們建議噴施鄭氏豐®作物高產套餐并配合殺蟲劑犽敵®或者飛治®,同時補充超勝®磷鉀,統籌抓好此時期小麥的“一噴三防”,預防小麥病蟲害,增強抗逆能力,保葉綠葉,強化葉片功能,促進灌漿,為小麥的穩產、豐產打下基礎。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