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的寒潮天氣,對小麥有什么影響
發布時間:
2021-11-08
11月6日-7日,寒潮來襲,氣溫驟降,黃淮海小麥區域氣溫最低降到-4℃~-8℃,一場罕見的大雪如期而至。這是近年來,魯西地區、冀南地區較早的一次降雪。據天氣預報,未來三四天,溫度整體呈現回升,冀南、豫北區域最低溫度都在0℃以上,但是,魯西地區最低溫度仍將保持在0℃以下。
由于秋收時節降雨的影響,今年的秋收、秋種推遲,小麥普遍推遲播種,有些地區甚至田間還有積水,無法騰茬播種。許多種植戶關心,立冬的這場寒潮天氣,會對當前的小麥產生怎樣的影響?
據各地反饋的情況看,已經出苗的麥田,麥苗多為三葉以內,長勢較弱,幼嫩的葉片又突遇降雪降溫天氣,會不同程度的凍傷葉片,但不會凍死麥苗。對降雪量小、播種淺的麥田,麥苗根部可能會產生凍害;降雪量大、播種深度適宜的麥田,麥苗根部不會產生凍害。
小麥嫩芽
對于已播種,尚未出苗小麥,未出苗的麥田,理論上雪后降溫影響不大,但對種子已發芽、生根的麥田,基本沒影響,只是推遲出苗時間;對未發芽、沒生根的種子,由于長時間低溫,加上土壤濕度大、土壤顆粒間隙小,有可能會導致爛籽。
沒有播種的麥田,要抓住冷空氣過后、氣溫回升的時機,根據墑情及時深翻土壤,盡量在土地封凍前播種,但是,要選擇抗寒能力強的冬性或者半冬性品種,加大播種量。小麥能發芽通過春化,明年加強管理,也能達到相對的收成。
對于土壤濕度太大、田間有積水、播不上小麥種的地塊,可在墑情適宜、上凍之前深翻土壤,冬季曬垡,為明年播種春作物打下基礎。
小麥是一個耐寒性較強的作物,而且黃淮海麥區多為半冬性小麥品種,科研人員曾經做過試驗,冬小麥在不同生長發育期,其耐寒能力是不同的:拔節期,遇到-2℃~-3℃的溫度幼穗就被凍死了;而在越冬期,即使處于-20℃的超低氣溫中,也不至于受凍死亡。
總體來說,這次寒潮天氣給當前的小麥會帶來一定的影響,因為當前小麥長勢相對較弱,會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,遭受凍害的小麥會出現黃化現象。同樣,降雪或者下雨也帶來大量水分,補充土壤墑情,也利于小麥出苗。建議廣大小麥種植戶朋友,可以適當的采取一些措施,在天氣晴好以后,溫度至少在5℃以上,可以噴施金榜胺鮮酯+安心耐冬+愛富優氨基酸水溶性肥料+超勝磷鉀,讓小麥恢復生長,促弱轉壯,提高小麥抗逆能力。
注意:因為當前大多數小麥都在“三葉一心”以下,使用濃度適當的減半。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