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返青期管理技術
發布時間:
2022-02-09
立春過后,氣溫回升,黃淮海麥區的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。去年秋天,由于受到連續陰雨天氣的影響,黃淮海麥區的小麥普遍播種推遲10-30天左右 ,出苗情況一般,苗情整體偏弱,小麥出現了苗黃、苗弱、分蘗差、長勢不良、以及病蟲害等現象。從去年10月下旬至今,北方冬麥區的氣候條件總體對小麥生長較為有利。期間有寒潮天氣發生,對晚播小麥也帶來一定的影響。
針對各地種植戶反饋的當前小麥整體長勢差的問題,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,提早行動起來,統籌加強田間管理,促弱轉壯,形成有效分蘗,保障畝穗數,為今年小麥的豐產奠定基礎。
什么是“小麥返青期”?
小麥“返青”是指半數以上的麥苗心葉達到1~2厘米時,從返青開始到起身之前,歷時約一個月的時期被稱為“小麥返青期”,這是苗期階段的最后一個時期。小麥返青期主要恢復長勢、加快返青,讓小麥生根、長葉和分蘗,是形成有效穗的關鍵階段,這也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階段。對后期小麥能否高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這一時期的管理要點:澆水追肥促返青,化學除草要及時,生根提苗多分蘗,壯苗抗逆防寒流,防病治蟲早抓緊,科學化控防倒伏,營養元素同期補,小麥豐產打基礎。小麥返青期需要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,因地因苗因時而定。
澆返青水
由于年前各地出現降雪天氣,當前土壤墑情較好,加上近期溫度變化大,關注天氣情況,擇機澆返青水。應該密切觀察近期的天氣預報,連續3-5天晴好天氣,并且未來幾天沒有大風降溫天氣,在上午10:00—下午15點可以澆水,澆水前先追肥,此時澆水量應該以小水為主,避免大水漫灌,進而防止倒春寒導致的地面溫度過低對小麥造成凍害。若越冬水沒有及時澆灌,生長于耕地質量差、土壤墑情不好地塊的小麥植株就容易發育不良、群體小。因此,針對嚴重干旱的麥田,需要及時澆灌返青水。返青水的澆灌時間也應注意,當日平均溫度達到5℃或更高時,地溫達到5℃以上,選擇晴好無風天氣,進行澆返青水。此外,如果年前澆過越冬水,麥田墑情好,小麥長勢好的麥田,我們可以選擇推遲小麥拔節期再澆或者不澆灌。
合理追肥
返青肥需要根據小麥長勢和分蘗情況進行追施。對于冬前長勢弱、分蘗差的苗或地力差、早播徒長脫肥的麥苗,應早施、重施返青肥,這對于促進麥苗由弱轉壯,增加畝穗數有重要作用。若因缺磷導致分蘗較差,一般以尿素30-40斤或高氮型復合肥30—50斤,并且有條件的麥田最好應混合追施磷酸二銨。而對于分蘗較多、長勢強的一類苗以及偏旺而未脫肥的麥田,則不施或者少施返青肥,或者推遲到小麥起身時進行追施,實現對無效分蘗控制,提高分蘗成穗率,增加畝穗數的目的。
化學除草
小麥返青后,適宜進行化學除草的時間很短,近期氣溫十分不穩定,波動較大,一定要注意溫度,除草劑一旦使用不當,很容易出現藥害。因此,針對年前冬天沒有進行化學除草、或田間雜草發生嚴重的田塊,針對雜草類型,定向選擇除草劑,抓緊進行化學除草。具體建議如下:首先需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正確的除草劑,用藥時間必須在小麥返青至拔節前,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℃以上,拔節后不能繼續使用化學除草劑,以防藥害發生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施藥前2~4天內有強降溫時,不適合用藥。其次需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,不能隨意增減,切不可盲目使用。最后,噴霧要均勻周到,不漏噴、不重噴。小麥返青期施藥,先噴施除草劑,不要與殺蟲劑、殺菌劑、植調劑和葉面肥混用。
科學化控
小麥化控促壯是小麥種植管理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技術,對小麥增產增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當前苗期長勢普遍偏好,對一類苗和旺長苗,后期養分消耗較大,需要以控旺為主,通過有效控旺,縮短小麥基部第一二三節莖節間距,莖桿粗壯,韌性強,抑制植株瘋長、旺長,促進分蘗,形成有效蘗,提高成穗率,同時,促進小麥根系發達,多形成有效分蘗,健壯植株,莖稈粗壯,預防凍害,增強后期抗倒伏能力,從而增加小麥產量;對于二類苗也可以進行化學控旺,促控結合,補肥加控旺同步進行。對于化控類產品,可用多效唑、矮壯素、多效唑•甲哌鎓等成分藥劑,像小胖墩®麥瑞保®、珍壯®,一定按照推薦劑量使用,不可隨意加大用量,在小麥返青期至拔節前使用,不重噴、不漏噴,控旺促壯,促根促分蘗,健壯植株,預防后期倒伏。
病蟲害防治
據全國農技中心分析,預計2022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態勢,發生面積8.1億畝次,其中病害發生4.1億畝次,蟲害發生4.0億畝次。其中,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、江淮和黃淮南部麥區、蚜蟲在黃淮海大部麥區偏重至大發生,條銹病在漢水流域和西北局部、紋枯病在江淮黃淮麥區偏重發生,需重點監測與防控,最大程度減輕危害損失。
小麥返青期病害:作為小麥土傳和種傳病害的紋枯病、莖基腐病等,這是由于受秸稈還田影響以及溫度、播種量等因素的影響,近年來在黃淮海麥區日趨嚴重。侵害小麥根系或莖部,嚴重影響小麥生長,造成后期減產,這也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。立春以后,隨著溫度的逐漸回升,小麥的紋枯病、莖基腐病、全蝕病等病害將達到侵染和擴展的高峰。
小麥紋枯病一般在返青期擴展發病,在莖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、邊緣褐色的病斑,拔節后病斑擴大連片,成云紋狀花桿,病菌由葉鞘侵入莖稈并繞莖一周后,會出現枯白穗,容易造成倒伏。而莖基腐病從小麥出苗期就可感染,返青后在莖基部擴展,拔節抽穗期感病植株莖基部變為茶褐色,田間濕度大時莖節處可見粉紅色霉層,成熟期嚴重時造成枯死白穗,籽粒秕瘦甚至無籽,對產量造成影響。而全蝕病主要危害小麥的根系和莖基部,造成根系和基部莖桿發黑,后期出現成片死亡白穗。這三種病害主要集中于小麥的根部和莖基部發生,造成后期小麥出現枯白穗,嚴重影響小麥產量。
小麥返青期是防治這類病害的最佳有利時期,小麥剛剛返青起身,我們可以將藥劑準地確噴施到病部。若在拔節抽穗后噴施藥劑,小麥長勢旺盛、莖稈較高導致封行,并且噴水量較少,很難將藥液噴到植株的基部。所以說,一定要在小麥返青期就進行防治,做好預防工作。
針對小麥的病害,我們推薦用藥如維普®45%唑醚•戊唑醇、瑞燦®40%苯甲•吡唑酯、勝苗®30%苯甲•丙環唑、康必施®17%唑醚•氟環唑、紋虎®噻呋酰胺等,配合植物生長調節劑胺鮮酯、蕓苔素,配合上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、氨基酸水溶性肥料以及生物刺激素等,藥劑混配順序,葉面肥加水,加粉劑,加水分散粒劑,加懸浮劑,加微乳劑,加水劑,加可溶性液劑,加乳油,進行二次稀釋,再噴施。如鄭氏化工的鄭氏豐®高產套餐、美珍®小麥高產套餐、小胖墩®小麥高產套餐等,這些方案對返青期的小麥具有防病、治病、保健、增產的效果,同時可以緩解受到春寒影響造成的小麥長勢發弱,干尖、黃葉現象,具有壯苗,增加小麥有效分蘗,提高小麥抗逆能力。
小麥蟲害:近期,隨著溫度升高,田間可見麥蜘蛛、蚜蟲,蚜蟲是影響小麥產量形成的重要害蟲,近年來在黃淮海大部麥區呈偏重發生態勢,蚜蟲全國發生面積2.1億畝次。其中,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山西等黃淮海麥區偏重至大發生,江淮、西南、西北地區大部麥區中等發生。同時也要警惕麥蜘蛛、麥葉蜂、吸漿蟲、草地貪蛾的防控。小麥蚜蟲可以用噻蟲嗪、吡蚜酮、吡蟲啉、聯苯菊酯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成分進行防治,如鄭氏化工飛治®70%噻蟲·吡蚜酮、犽敵®10%高氯氟·噻蟲嗪進行防治;麥蜘蛛可以用阿維菌素、噠螨靈、螺螨酯進行防治,對于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,可以用甲維鹽、蟲螨腈、茚蟲威、虱螨脲等復配藥劑進行防治,7—10天一次,兩遍即可。
預防小麥凍害
近年來,我國北方麥區春季易遭受寒潮天氣,小麥遭受凍害,嚴重影響了小麥孕穗、抽穗,小麥嚴重減產。需要密切關注近期的天氣變化,提前做好凍害的預防工作??梢栽诶淇諝鈦砼R前噴施抗凍劑,或者提前3-4天澆返青水,降低地溫,提升小麥耐寒性,預防凍害,對于遭受凍害的麥田,可通過定時定量噴施抗凍劑耐冬®或者一些促長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如金榜®、佳運®等,配合超勝®磷鉀,緩解凍害,或者通過追肥,壯苗促長,緩解凍害。也可以提前量,在越冬前澆一遍“封凍水”保墑緩地溫。
針對今年小麥分蘗差的現象,我們建議在小麥返青期噴施鄭氏化工芐靚®2%蕓苔·嘌呤+扎根N66®+愛富優®,生根提苗,苗齊苗壯,促進形成有效分蘗,增強抗逆能力,預防凍害,緩解除草劑藥害。后期可以提高授粉結實率,提高千粒重,改善品質,預防早衰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小麥返青期的管理非常重要,管理是否得當,對后期小麥高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我們也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們提早行動,嚴格科學安全用藥,早防早治,統防統治,在小麥返青期,促根壯苗,促進形成有效分蘗,健壯植株,增強抗逆能力,防治病蟲害,預防小麥后期倒伏,提高后期成穗數,為小麥的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上一頁
下一頁